近日,有網友通過外賣平臺,看見張亮麻辣燙菜單里有一個叫閩南香肉的食材,材料表里顯示有狗肉。該消息引起了網友的熱議,閩南香肉究竟是什么肉?真的是狗肉做的嗎?
不是狗肉。
張亮麻辣燙一家閩南香肉大型供應商介紹,香肉的通俗叫法確實是狗肉,不過閩南香肉中“香肉”是指味道很香的肉,并非代指狗肉。
張亮麻辣燙總部工作人員回復,外賣平臺上會有自動對標,可能是誤標注了狗肉。
目前張亮麻辣燙尚未排查到具體門店,正核實具體原因。
1、沙茶面
對于沙茶面來說所制作出來的沙茶醬的質量尤為關鍵。先將花生、魚、蝦等原料炸熟,然后磨成醬,然后加入經過干辣椒、蒜頭、干蔥爆香過的花生油進行熬制,直至冒泡,最后加入堿水面和干豆腐、豬血、豬大腸等配料。
沙茶面湯頭濃郁,口感咸鮮香辣,還帶有一絲微甜,湯色紅亮,吃起來帶有沙的口感。
2、燒肉粽
先將糯米炒熟在加入板栗、三層肉、香菇、干貝、花生、蓮子等食材包進粽葉中綁緊,然后放入沸騰的高湯中1小時。粽葉特有的香氣、糯米的香甜和其他食材的鮮味在高湯中逐漸融為一體。
出鍋后撥開粽葉,食材碰撞所產生的香味瞬間撲鼻而來,然后再配上辣椒醬、花生醬堪稱一絕。剛出鍋的燒肉粽風味最佳。
3、牛肉羹
牛肉羹的做法并不復雜。首先將牛肉清洗切小塊并用絞肉機形成肉糜,并用蛋清和小蘇打經行腌制,然后加入高湯中煮熟,最后進行勾芡,出鍋前碗底加入姜絲、蔥絲等進行提鮮去腥。這樣牛肉羹就完成了。
牛肉羹湯頭鮮美,牛肉嫩滑,如果再配上閩南人鐘愛的咸飯,吃完絕對沒有差評。
4、花生湯
花生湯是閩南地區的一道甜品,用料簡單,主要采用花生、雞蛋、白砂糖等原料,先用開水將花生煮熟去膜,然后加入白砂糖進行熬制。出鍋前打入一個雞蛋形成蛋花就完成了。
對于閩南人來說花生具有早生貴子的美好寓意,所以花生湯深受閩南人的喜愛,早餐和夜宵是人們選擇的最佳食用時間。如果到時再配上油條那這絕對算得上是天花板級別了。
5、面線糊
面線糊也是閩南地區的特有小吃。先將開水煮沸然后加入番薯粉、細面線等進行熬制,熬好后加入自己所要的煎蛋、大腸、花生等配料以及碘酒、胡椒粉進行提味。與花生湯一樣面線糊也是油條的一個絕配。
閩南人無論離家多遠,心里永遠都放不下對那碗面線糊的想念,即使在當地能吃到面線糊,卻總是覺得比自己家樓下的少那么一點風味。
6、土筍凍
在外人看來土筍凍是一道黑暗料理,但在閩南人眼里土筍凍確是一種人間美味。土筍凍原料是一種沙蟲,洗凈后和井水一起熬制,利用沙蟲本身的膠質就會形成像果凍一樣的質感。然后配上特制的醬油,這是最常見的吃法。
雖然土筍凍不像其他閩南小吃一樣容易被外人接受,但是這并不影響閩南地區的人們對其的喜愛之情。
7、姜母鴨
姜母鴨選用當地番鴨洗凈處理,再將老姜切片鋪于砂鍋中然后倒入高湯與番鴨一起燉制,中間依次加入處理好的中藥包,小火慢燉,收干湯汁,最后燉好的姜母鴨色澤漂亮,香味濃郁。
做好的姜母鴨不僅鴨肉嫩滑,還帶有老姜的微微辣味以及中藥包的藥香味,這時候配上一碗米飯并加上點湯汁,很難不讓人拍手稱奇。